產學交流平臺
時事新知技術研討
文章投稿
親愛的PIPO會員,若您想於產學交流平臺參與張貼、發表新文章,竭誠歡迎您來信與本辦公室聯絡,謝謝!
聯絡信箱:PIPOservice@itri.org.tw

疫情後,塑膠循環再利用之發展方向

0回應帖數
614瀏覽次數

疫情影響人民生活型態

COVID-19對經濟的衝擊從2020年下半年陸續減緩,人民警覺性提高、願意戴口罩外出的民眾也增加,加上疫苗問世,接種的人數增加,此外政府亦推出經濟振興方案,引導各國的經濟活動逐漸復甦,全球經濟朝向正向發展。

疫情影響許多產業的發展,導致餐廳和零售商店關門之際,部分產業/產品卻出現大量需求。例如:居家辦公的設備需求─電腦、視訊軟體設備等;宅經濟興起,人民減少外食,也減少外出次數,需添購更多的家電設備、3C產品;冷凍冰櫃在去年一度出現缺貨潮,因為民眾在美式大賣場添購大量食材,提升對冷凍空間的需求。在家玩電視遊樂器也開一一始蔚為風潮。因為減少外出,外送平台興起,增加食材外送的需求,甚至連生鮮蔬果、民生物資也可透過外送平台購買。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提出新台幣54兆元的經濟振興方案,在政府的努力下,各國經濟開始成長,但是民眾的消費型態也已改變。

改變消費型態後造成「減塑」更加困難

塑膠為人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沒有妥善處理的塑膠產品造成的「白色汙染」已經嚴重衝擊地球環境。由於逐年增加的塑膠垃圾持續往海洋傾倒,目前太平洋垃圾帶面積約為台灣的40倍大 。越來越多人民意識到塑膠垃圾的問題,發起淨灘活動。企業也意識到企業責任問題,設定使用回收塑膠材料的目標、開發塑膠回收再利用的相關技術。而各國政府也陸續意識到此問題的嚴重性,設定減塑令、禁塑令以及中長期的塑膠回收使用目標。

疫情爆發期間,人民大幅減少外食的次數,商家也因為衛生、安全性的考量,暫停可重複使用的餐具,改用一次性的餐具(多為塑膠產品),因此要做到「減塑」變得更為困難。隨著餐廳、速食店和咖啡店暫停營業,或是減少室內容納消費者的數量,人們對外帶需求提升,也對超級市場和其他雜貨店的依賴度相對增加,進而提高塑膠袋與包裝材料的需求。除了包裝材料需求增加外,疫情期間以及疫情後,市場對於個人防護裝備需求將維持強勢,而大多數個人防護裝備都是以塑膠製造,且很多為一次性用品,例如:防護衣、口罩和手套等。另外,宅經濟的興起,民眾對於電子電器產品需求大增,這些產品的外殼、零部件多由塑膠組成,均導致「減塑」的趨勢難以在短期內實現。IHS Markit資料顯示,全球塑膠的使用量將持續成長,預估至2050年將達到近7億公噸的需求。

「化學回收」的熱裂解技術為國際石化廠重點佈局

如前文所述,全球市場對於塑膠的需求量將持續增加,短期內要達成「減塑」目標,可謂窒礙難行。疫情導致民眾對一次性塑膠需求提升、勞動力減少影響回收市場的運作、油價降低使得原生塑膠價格低於回收塑膠、經濟活動減緩進而影響回收塑膠需求市場。以上因素都造成「減塑」困難,也降低人民使用回收塑膠的意願。若無法減少塑膠的使用,如何有效落實塑膠循環再利用,是考量許多面向後較為實際的發展路徑。

塑膠循環再生的路進主要可分成三種路徑:1.物理回收(Mechanical Recycling)、2.單體回收(Monomer Recycling)以及3.進料回收(Feedstock Recycling)。後兩者也可並成為化學回收(Chemical Recycling)。物理回收為目前最普遍的回收方式,但是物理回收的廢塑膠需要經過…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

作者:范振誠/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本文節錄自材料世界網,加入會員可下載本篇全文

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47176

0 則回應

訪客照片
回應此文章
【公告】發表的言論若不符合此文章或為廣告宣傳內容,則該則留言將會被刪除。發表留言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