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化生活館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專案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優質化小學堂
  • no.1
    國內近年經濟成長緩慢,發展石化業對國內經濟成長有什麼貢獻?
    如果我們把整體經濟想像成是一部汽車,
    那石化產業就像是汽車的引擎,而其他產業就
    像是輪胎、座椅、車身等零配件。要透過
    引擎發動,才能讓汽車加速,同理,要發
    展其他產業,改善國內經濟,就須透過
    發展石化產業來發動。
    石化產業提供各產
    業所需要的原材料,像
    是皮鞋的鞋面、鞋底、手機的外殼、保護膜、電路板
    與光學薄膜等所需的原材料皆來自石化工廠,目前國內有部分材料是由國內石化公司提供,其於則向國外化學公司進口。
    近年來我國各種產品在國際上受到韓國與中國大陸的強烈競爭,影響產品外銷出口。受到阻礙的一項原因為”產品關鍵材料皆須由國外進口,無法在國內自行生產”。
    而近年來經濟部大力推動的"石化產業高值化"政策就是要將石化產業這顆引擎升級,重新帶動國內經濟成長,促進各產業邁向新格局。
    若國內石化產業可以走向高值化發展,國產化仍需向國外進口的關鍵石化產品,不但可以降低向外國進口採購原料的風險,也可以強化國內其他產業產品之國際競爭力。
  • no.2
    石油與天然氣是石化產業的重要原料,只有具備油氣蘊藏量的國家才適合發展石化業,我國的石油與天然氣須向這些國家進口,所以不適合發展石化產業?
    除了油氣等石化品原料外,石化產品的消費市場以及生產石化產品所需使用的水電、交通基礎建設、具備化工知識的專業人才以及訓練有素的現場操作人員皆是石化工業發展必須考量的因素。若僅有便宜的原料而缺乏其他因素,仍不適合發展石化工業。
    我國境內雖然缺乏油氣資源,但靠近石化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中國大陸、相較於全球多數國家而言具備了水電、交通與人才等生產要素,在國際上,仍具備發展石化產業的優勢。
    鄰近的日本、韓國與新加坡也不具備油氣蘊藏量,但仍能在國際上成為石化強國,由此可見,具備油氣資源並非發展石化產業的唯一考量。
  • Top
  • no.3
    發展石化產業只有圖利財團,無法改善平民大眾的經濟狀況?
      因為我國具有本土的石化產業,所以生產塑膠製品、橡膠製品、塗料、合成樹脂接著劑、紡織品、建築材料與電子材料的廠商,很多原料不需要向國外進口,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也降低了國人在購買這些產品的成本。如果國內沒有石化產業作為原料供應商,這些產品的成本將大幅上升,增加一般民眾的日常開支。
      而塑膠製品、橡膠製品、塗料、接著劑、紡織品、建築材料與電子材料等物品已成為你我日
    常生活中之生活必需品,石化原料對於提升社會大眾生活品質有實質的助益。
    另外,石化產業具有將近兩兆的產值,為我國之繳稅大戶,每年貢獻數百億的稅收至國庫,作為提升國家福利與公共建設之用。 故發展石化業所得之利潤應為多數國人所共享,並非圖利特定財團。
  • no.4
    發展石化產業無法確保本國勞工之工作權益?
    石化產業為技術密集之產業,所聘用之從業人員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學識背景或者受過完整的現場操作訓練,勞工一旦聘用,經訓練完成,並不容易被取代。
    根據石化公司上市櫃公司年報統計,石化產業之從業人員具備大專
    與研究所學歷以上之比例逾30%,現場操作人員雖不須高學歷,
    但須經過長期的訓練。
    目前國內石化上市櫃公司之從業員工平均年資接近20年,工作
    穩定度相當高,絕非輕易裁員以美化公司財務報表的
    黑心企業。
  • no.5
    國內新鮮人起薪只有22K,石化業的員工也在窮忙?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薪資與生產力”統計資料顯示,101年
    我國” 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以及”化學材料製造業"
    之月平均薪資(包含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如
    房租津貼、交通費、膳食費、水電費、按月發放之
    工作 (生產、績效、業績)獎金及全勤獎金等;若以
    實物方式給付者,應按實價折值計入;以上均不
    扣除應付所得稅、保險費及工會會費)分別為
    89,205元新台幣與65,257元新台幣,均較101
    年我國總體的月平均薪資45,888元新台幣
    來的高出許多。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版權所有© 2012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石化產業高值化推動專案」委辦
主辦單位: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北部辦公室:10658 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06號5樓 電話:(02)2701-2392 傳真:(02)2701-1669 
南部辦公室:80660 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三路132號(勞教中心)2樓 電話:(07)331-1557 傳真:(07)334-6572
電子郵件:PIPOservice@itri.org.tw圖片授權宣告   本網站建議瀏覽解析度 1024 x 768, 並符合 IE 與 Firefox 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