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化要聞

經濟日報創新論壇/鄭文燦:減碳目標是挑戰更是商機

  • 刊登日期:2023-03-22
  •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 余弦妙 /即時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22)日指出,減碳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商機,必須把它當成一個產業來看待,因此,減碳的重點不在2050或2030的目標,重點是如何從現在走到未來,未來就決定在現在,淨零排放路徑很重要,要運用更多的科技,更好的綠色金融以及數位科技的支持,讓循環經濟的方案能夠讓這個路徑走得更順暢、更穩、更遠。

 

鄭文燦今日出席由經濟日報舉辦的「2023創新論壇–打造綠色新經濟」時提到,減碳議題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商機,台灣在面對數位轉型跟淨零轉零的挑戰時,更應該要把它當作一個產業來看待,去年3月,國發會公布了2050淨零轉零的承諾,接著在10月也公布了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策略行動,甚至今年1月31日陳建仁院長上任的所簽署的第一份公文就是「淨零轉型112年-115年四年綱要計畫」,預定九個部會投入近7百多億的預算。

 

鄭文燦說,淨零排放的挑戰不只是在未來,其實是迫在眼前,像是歐盟的碳邊境關稅的檢核機制,大概在10月就會上路,我國的進出口產業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做更多準備,今年立法院也正在審查環境部的組織法條例,其中設置了氣候變遷署跟循環經濟署,目的就是希望能跟經濟部的工業局一起針對碳費、碳排查的機制有一個比較好的決定。

 

鄭文燦也說,如果以國家層次的碳排,這屬於間接碳排,因為牽涉到能源轉型,像是如何讓綠能的比例提高,減碳、減排等,這是我們所有產業都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至於直接碳排的影響就更大,各個產業都會遇到,包括鋼鐵、石化、水泥、紡織,甚至是ICT產業,至於要怎麼建立一個好的碳管理制度,從製造管理到能源管理讓碳的生產量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減量方向,這都需要大的企業來帶動,就像是以前產業升級時,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一樣,必須要以大代小,讓整個供應鏈有一個碳管理機制來適應未來的挑戰,因此未來包括工業區和氣候變遷署,我們需要建立起一套機制。

 

至於產業所要面對的挑戰,鄭文燦說,綠色經濟也是其中一項,如何讓材料能再生利用,生產製造可以數位化管理,一次性耗材減少使用,甚至是水資源、電力也能減少,讓工廠成為綠色工廠、智慧工廠都是一項挑戰,台灣面對這項挑戰時也能當做是一個低碳商機,我國的半導體在5G、電動車和風電領域裡面,會慢慢產生一些看不見的潛在的競爭力跟優勢,「希望能夠透過這個綠色經濟讓台灣企業在未來更具競爭性」。

 

另外,鄭文燦也提到,接下來國發會也將在4月舉辦永續發展的展覽,7月則會由簡又新大使舉辦一個永續發展的博覽會,透過公私部門合作展現了政府與企業、公民間不同層面的努力,台灣的「永續熱」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也希望能夠過今天這個論壇集思廣益,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讓這個社會的共識提高,畢竟這個挑戰的門檻其實滿大的,重點不在2050或2030的目標,而是如何從現在走到未來,未來就決定在現在,所以路徑很重要,應該要運用更多的科技、更好的綠色金融以及數位科技的支持,讓循環經濟的方案能夠讓這個路徑走得更順、更穩、更遠,這也是大家可以努力的方向。



點閱次數
95
目前評價
0.0
評價


BACK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