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化要聞

高雄前鎮乙烯外洩 檢測「石化管安全」

  • 刊登日期:2020-09-25
  • 資料來源:聯合報 / 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

高雄市前鎮區原住民故事館旁9月11日測到高濃度乙烯,高雄市政府一度質疑是附近3條乙烯管線破漏所致,但經13天檢測調查,市府昨公布調查結果,指「石化管線安全」,初判是含氯的有機溶劑累積分解,產生乙烯滲漏進地下水,原民館地下室馬達抽水時進入下水道人孔,氣體溢出,才測到高濃度乙烯。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昨與經發局、環保局、6位第三方公正單位與專家學者、華運、台塑、亞聚、台氯4家管線公司人員對外說明。

林欽榮說,經過3次檢討會議,從9月12日起13天查漏,包括沿線所有監測計、緊密電位差、土壤檢驗、3條管線持續吹驅後,管線超過250小時持壓檢測,仍維持每平方公分35公斤的壓力。檢測調查結果經第三公正團隊及國際管理服務集團DNV GL驗證,證實管線是安全的;總報告書會再補上資料,由市長陳其邁核批後,放在市府網站供查閱。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原民館地下陰井及南邊的原住民公園發現含氯的有機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可能往原民館的閥機下面流動,地下室中空閥機旁有化糞池,變成降解生物的反應槽。不管是次氯乙烷或次氯乙烯等有機汙染物,降解後會產生乙烯,當原民館地下室馬達抽水時,乙烯會進入下水道人孔,這也是這處人孔一度測得高濃度乙烯的原因。

協助高雄市政府調查的中山大學教授高志明說,原民館附近地下水測得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烷、氯乙烯等有機溶劑,這些最後都會分解成乙烯,所以乙烯濃度應是持續產生;這些有機溶劑的來源,環保局還在查。

高志明說,環保局做了詳細的水文地質調查,原民館區域周圍都是黏土層,且黏土層在地下呈碗狀,假設周圍有有機溶劑,因密度比水大,會往下滲,黏土透水性較差,所以會流到黏土層最低處,這可能是原民館周圍乙烯濃度高的原因。



點閱次數
519
目前評價
0.0
評價


BACK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