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化要聞

研發環保餐具有成 台商鮭魚返鄉

  • 刊登日期:2018-06-21
  • 資料來源:聯合報 苗君平/東莞報導

台灣因限塑政策為珍奶吸管吵得不可開交,東莞台商張心彥開發環保餐具15年,研發出全生物分解的珍奶吸管,他決定鮭魚返鄉,計畫在中部地區設廠,生產環保吸管及環保餐具,預定年底量產,趕在明年限塑政策實施前,全面鋪貨上市。
張心彥開發的環保餐具是以聚乳酸(PLA)為材質,原料是玉米澱粉,以全生物可分解材料,在適當的溫度及濕度下就可分解,即使常溫環境下,兩年時間就可逐漸分解成有機物,是取代美耐美餐具塑膠的最佳環保材料。

PLA聚乳酸雖然可從國外進口,但針對各種碗盤、塑膠袋等20多種成品,必須摻雜不同植物性配方而成,所以技術含量高,一般同業雖會仿製但品質差,一試就知好壞。

以飲料吸管為例,就區分常溫型與高溫型,常溫型吸管適合在冰的冷飲中使用,如果放在熱水中,很快就歪曲變形。口徑大的常溫型吸管,最適合珍珠奶茶使用。

他表示,當初到大陸發展,是看中大陸市場大,組成強大研發團隊,克服種種技術問題,獲得台灣、大陸、日本、SGS與德國萊茵認證,近五年來在內銷市場,獲得許多回響,在大陸環保意識抬頭下,七成產品內銷,另三成外銷歐盟,唯獨台灣市場一直空白。

他說,減塑是全球環保政策主流,英國境內的麥當勞,每天使用180萬根塑膠吸管,每支吸管只使用十幾分鐘,但可能要數百年才能分解,如果回收,每公斤才2元人民幣,根本乏人問津,成為環境沈重負擔。

他指出,雖然聚乳酸材質的價格比塑膠貴三到四成,但能達到環保愛地球,非常值得,何況技術不斷在改進,未來成本可望再降低。

張心彥是台中後里區人,為響應政府的環保政策,準備在台灣中部覓地建廠,因設備技術成熟,應可趕在明年限塑政策實施前上市。



點閱次數
975
目前評價
0.0
評價


BACK
回頂端